发布时间 :2024-05-29 09:22 来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会泽县创业兴乡促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会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会泽县创业兴乡促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励引导在外务工能人、返乡农民工、本乡本土人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创业兴乡,促进乡村振兴,根据《云南省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2024—2026年)》《云南省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16条措施》精神,结合会泽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强化创业创新集成改革,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就业创业成本,支持广大劳动群众积极就业、大胆创业。到2026年,力争引导在外务工能人、返乡农民工、本乡本土人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创业不少于1000人,带动就业30000人以上。
二、重点对象
(一)招引在外务工能人回乡创业
以政策为引领,以乡情、亲情为纽带,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举措、优化创业环境,吸引会泽籍在外务工能人回乡创业、投资兴业,着力发挥外出能人资源力量,推动资本、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回乡聚集,为会泽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
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市场信息和经营头脑的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创新创业。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加工流通业、乡村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三)培育“田秀才、土专家、致富能人”
依托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耕耘者”振兴计划等,挖掘培育一批爱农村、懂农业、有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能工巧匠、致富能人,立足农业农村创办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创响“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产品,将本乡本土种植养殖能手、专业大户等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和产业发展带头人,厚植创业内生动力。
(四)引导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创业
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创业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入乡创业,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丰富、创新思维敏捷、人脉网络宽广等优势特长,丰富乡村产业发展类型,带动更多农民学技术、闯市场、创品牌,提升乡村的创业层次水平。
三、主要措施
(一)党建引领
建立党委政府领导、部门主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创业兴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功能和村(社区)党组织引领就业创业前沿阵地作用,构建“党建+双创”模式,引导创业人员激活资源、凝聚智慧、汇集力量,积极投身创新创业。〔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二)搭建创业平台
加大县域内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探索“高原特色农业+创业”“文旅康养+创业”“宜居和美乡村+创业”等模式,依托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物流园区、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基地、就业帮扶车间等,搭建创业平台。持续完善现有众创空间、返乡创业园功能设施,支持各就业群体携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平台,帮助创业者开展上下游配套产业创业。〔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云南会泽产业园区、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各乡(镇、街道)〕
(三)盘活“三资”
在保证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盘活农村“山水林田湖”,学校、供销社、粮管所等闲置资源资产,创业人员可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优先用于兴办实体创业,为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生产和办公场地。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单位要盘活项目资金、集体资金,用足各类政策,助力就业创业。鼓励创业人员依托自有和闲置资金、社会投资资金发展适合的创业项目。〔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教育体育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水务局,各乡(镇、街道)〕
(四)建立四类人才库
全面摸排在外务工能人、返乡农民工、乡土人才、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人员创业现状、从事行业、技能特长、意愿创业项目等详细信息,分类建立创业兴乡四类人才库。依托“一乡一业”,聚焦会泽特色产业,筛选有前景、有潜力、易操作、易成功的项目信息,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为有意愿创业人员提供项目参考。〔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教育体育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各乡(镇、街道)〕
(五)围绕主导产业创业
把创业兴乡项目融入全县重点产业链中,发挥会泽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围绕肉牛、生猪、夏季草莓、软籽石榴、优质燕麦、马铃薯、服装生产、电子元器件加工等,立足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产业及延伸链创业创新。聚焦会泽历史文化名城和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定位,积极引导创业者带资金、技术、市场、人力等资源创办领办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经济实体。〔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各乡(镇、街道)〕
(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优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结构,优先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创业主体在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吸纳就业、小额信贷贴息、公益性岗位开发、帮扶车间建设等方面给予资金倾斜。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实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扶持工作的通知》《“彩云雁归”创业计划鼓励吸引劳动者返乡创业》《会泽县引进本乡本土人才回乡创业措施十五条》等政策措施,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劳务品牌创建补助、劳动者返乡创业园创建补助等政策扶持,以实用举措支持各类人员创业。〔责任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会泽县税务局、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会泽县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会泽县委员会、会泽县工商业联合会、会泽县妇女联合会、会泽县残疾人联合会,各乡(镇、街道)〕
(七)强化创业保障
加大用地倾斜力度,鼓励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厂矿废弃地、砖瓦窑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闲置校舍、村庄空闲地等,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创业人员共同创办经济实体。鼓励农户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采取转包、出租、互换、入股、转让等方式将林地集中,用于创业人员发展或参与林下经济相关产业,加快培育主体多元化、运行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的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会泽分局,各乡(镇、街道)〕
(八)优化创业服务环境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争创更优创业生态。推进市场主体智能登记,实行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自主选定、住所自主选址,不断提升登记效率。持续深化企业开办、变更、准营、注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涉企高频证照事项集成办理,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提供良好准入环境。加快构建健全创业信息发布、业务咨询、能力培养、指导帮扶、孵化服务、融资支持、活动组织等一体化服务机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各乡(镇、街道)至少设立1个创业服务窗口,村(社区)明确1名就业信息员,精准对接创业需求。〔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管理局、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街道)〕
四、保障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创业兴乡工作的重要意义,摆上重要位置,周密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推进各项创业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同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做好统筹协调,共同实施创业兴乡推进行动。加强与在昆务工人员的联系,各乡(镇、街)道每年不少于2次对接创业意愿、创业需求、创业项目等。
(二)压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完善政策供给、加大扶持力度、优化服务环境、推进载体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丰富宣传载体,充分利用“微信群”“抖音”、新媒体等关注度、使用度高的媒介,以群众喜闻乐见、鲜活易懂的方式,广泛宣传创业政策、服务举措和先进典型,讲好创业故事,传播创业声音,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创业氛围。
附件:1.会泽县创业兴乡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分解表
2.会泽县创业兴乡政策一览表
3.会泽县创业兴乡创业情况摸底表
4.会泽县外出能人情况调查摸底表
5.会泽县创业兴乡典型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