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会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会泽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会政办发〔2024〕42号
  • 000000000/2024-16104
  • 2024-05-14 11:26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会泽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会泽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会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会泽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省、市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2024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全县社会稳定大局,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曲靖市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文件规定,结合会泽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2023年地质灾害概况及地质灾害预报评价

(一)地质灾害概况。2023年,受单点强降雨和连续降雨影响,全县发生地质灾害灾情1起,造成房屋损毁3间,对3户13人进行了紧急转移避险;发生险情5起,紧急转移群众9户29人,全县未发生因防治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累计对完成工程治理、实施搬迁避让和监测趋于稳定的隐患点进行核销15处。截至目前,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68处,共威胁22592人,潜在经济损失58907万元,涉及22个乡(镇、街道)162个村委会277个村民小组。

(二)地质灾害预报评价。近年来,自然资源、气象、水务、应急管理等部门互通信息、紧密配合,及时准确发出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为防灾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全年未因地质灾害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准确度不断提高。

二、2024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2024年降雨趋势预测。据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5月全县降水量正常略偏多,雨季于5月上旬至中旬开始;主汛期6—8月降水量略多;秋季9—11月降水量略偏多,雨季在10月中旬前后结束,雨季结束期接近常年。

(二)人类工程活动预测。全县2024年在建、新建项目较多,工程活动强度和范围将持续加大,对地质环境扰动强烈。尤其是宣会高速公路、会巧高速公路、渝昆高速铁路、乡村公路改造、水利工程建设等工程施工现场及矿山(包括废弃矿点)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各类工程、公路隧道施工弃渣弃土极易形成泥石流物源;切坡建房和部分建设项目存在选址不当、缺乏完善的排水设施、对边坡进行不合理开挖等问题,容易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发生趋势预测。根据会泽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结合2023年地质灾害险情、隐患点稳定状况等情况进行分析,预计2024年地质灾害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极端气候、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

三、重点防范期

2024年度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5—9月,特别是6—8月主汛期;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整个工程建设期均为重点防范期。

四、重点防治区

2023累计核销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全县现有隐患点268处,较去年283处减少15处,涉及22个乡(镇、街道)162个村277个村民小组,共威胁22592人,潜在经济损失58907万元。按类型划分:滑坡233处、崩塌11处、泥石流21处、地面塌陷3处;按险情划分:特大型2处,大型5处,中型50处,小型211处。

(一)主要地质灾害危险区

1.钟屏—金钟—古城—宝云重点危险区。包括:钟屏街道以则村十字街滑坡;金钟街道竹园村4组张家箐滑坡,乌龙村3组小皮坡滑坡、4组张家村滑坡等;古城街道尚德一组滑坡、二组滑坡、六组滑坡;宝云街道扯嘎村9—10组棠梨树泥石流,拖姑村5组滑坡,普珠村2组周家大院子滑坡,三道村3组林家村滑坡,卡郎村7组董家村滑坡等。

2.娜姑—老厂重点危险区。包括:娜姑镇白雾村小石桥4组滑坡,石门坎小田坝滑坡,云峰村4组蒙家大水沟滑坡、6组三家村滑坡、7组腰店子滑坡,炉房小米地不稳定斜坡,落水三家村不稳定斜坡,发基卡村石膏塘不稳定斜坡,绿坪村5组财神庙滑坡等;老厂乡卡龙村4组石板河滑坡、6组下龙潭箐滑坡、10组下二塘崩塌、大院坝11组滑坡,田尾巴10—12组滑坡,白沙村1组桥边滑坡,茶花箐1组龙潭沟滑坡、2组坎脚下滑坡,安家坪2组中梁子滑坡、3组炭山坡滑坡,播落卡村4组发土崩塌、6组马脖子崩塌等。

3.纸厂—迤车—马路—火红重点危险区。包括:纸厂乡大石板村大岩脚崩塌,小路沟村老棚子滑坡等;迤车镇坪子村坪子—海子滑坡、小石桥滑坡,花房村大坪新田滑坡、白水滑坡、田坝滑坡,高笕岩头上滑坡,石桥村王家田滑坡、彭家沟滑坡、瓦厂滑坡,梨园村岩脚滑坡,张家村滑坡,阿里窝村黑彝村组滑坡等;马路乡水口村水口滑坡、沙坝不稳定斜坡,巴图村梭落卡组箐头组滑坡,湾寨村大梁子组滑坡、弯寨组滑坡,龙洞村潘家院子滑坡、白沙坪子滑坡,江子树村半坡组滑坡,半坡村山脚组滑坡,八道拐村碳棚组滑坡、肖家沟组滑坡,大坪村上大箐不稳定斜坡,荒田红岩滑坡等;火红乡罗布邑村小田坝滑坡、白岩小组崩塌,耳子山村龙潭包崩塌,龙树村转脑包陷塘崩塌、大庆组滑坡,柴山村赵家箐组滑坡,三甲村田边滑坡、年家坪滑坡等。

4.乐业—者海—矿山重点危险区。包括:乐业镇黑山村孙家村滑坡、楚家大坪子组滑坡、王家村组滑坡,罗布社区李家村地面塌陷、樟木树滑坡,丫口村冲门口滑坡,务嘎村红瓦房滑坡,大麦冲村刘家村滑坡等;者海镇油房村2组滑坡、4组滑坡、7组滑坡,陆兴村2组滑坡等;矿山镇矿山村小菜园滑坡,扯落村扯落河泥石流、洋洞沟滑坡,二台坡村菜园子组泥石流、三道拐组崩塌,大箐村大箐沟泥石流,二关营水子树滑坡,酒房村晏家沟组滑坡、赵家坪组滑坡,九龙村王家村组滑坡、中坪子滑坡等。

5.大海—待补—上村—田坝—驾车重点危险区。包括:大海乡银洞村松山1#滑坡、2#滑坡、上下银洞滑坡、梅子树滑坡、陈家梁子滑坡,凹黑村孙家梁子滑坡、5组下梁子滑坡,小江村卧铺卡滑坡、2组刘家坪泥石流,下新村背阴山滑坡、滑坡脚滑坡、尹家凹滑坡、大坪子滑坡、中梁子滑坡,大垴包村蚂蚁坪滑坡、8组建家地滑坡,二荒箐中窑滑坡、老纸厂泥石流,梨树坪村梨树坪滑坡、钱家梁子滑坡、庙弯弯滑坡,黑箐村邓家村组泥石流、多照滑坡,布多村新田村组尖山大沟泥石流、上下鲁基组滑坡,泥德坪村蒋家沟组泥石流、大沙沟组泥石流,鲁纳箐村大村子泥石流,二道坪村泥者箐滑坡、观音岩村中村、小坪滑坡等;待补镇金牛村清水河泥石流,箐门关仓箐泥石流,鹧鸡村白杨沟滑坡,仓房毡帽坡滑坡等;上村乡大松树村大坪子滑坡,上村村陷泥田滑坡、下腊嘎滑坡,小坡三丘田滑坡,闸塘村下闸塘滑坡、核桃树滑坡、田坝滑坡,打营村烂水台滑坡,董德村街中间滑坡、下陡沟滑坡、牛支坡滑坡,瓦厂村岩脚滑坡、砂子沟泥石流,法科村大地1#滑坡、烂箐滑坡、柳树坝烂箐滑坡,大河村大河边1#滑坡、李家村滑坡等;田坝乡尹武村李子箐滑坡,曾家湾村小米田滑坡、半坡滑坡,车乌村左排河大沟泥石流,金槽村沙河滑坡,卡竹村白格滑坡、5—6组滑坡,多着村龙潭田组滑坡,海山村梳罗组滑坡,清河上下锅厂、德冲小组滑坡,白土村张家湾组滑坡,白岩村老窝坡组滑坡等;驾车乡屋基村旧屋基滑坡、大沟组滑坡、分庄地小组滑坡、段家村滑坡、白彝滑坡、沟那边组滑坡,腰店村下黄草岭滑坡、银槽子沟小组滑坡,迤石村发科大沟泥石流、龙闸不稳定斜坡、小迤石组滑坡,驾车村小麦地中梁子滑坡等。

6.大井—新街—雨碌—鲁纳重点危险区。包括:大井镇井田社区布嘎滑坡、仓房村深沟小组滑坡,芦坪村田坝滑坡,盐塘村小龙潭滑坡,马鞍村坡脚滑坡、红岩沟组滑坡,黄梨村小街组小冲沟泥石流、水凹子滑坡,蚂蟥塘村梭山滑坡、龚家湾滑坡,刘家山村小丫口小组滑坡等;新街乡花鱼村9组滑坡,老村子石丫口滑坡,龙潭村8组滑坡,华竹村戚家村滑坡,雨濯村3组丁家沟滑坡,炉墩村3组滑坡、5组马家大坪子滑坡,袁家村9组丁家箐滑坡、7组安家村滑坡等;雨碌乡铁厂转家村滑坡、谭家箐滑坡,小米村丁家村滑坡、大湾子地面塌陷,座江村龙潭滑坡、大窝坡黄家沟滑坡,马桑坝村李家村小组滑坡,翅脑河村石口滑坡,阳山村上排组大村子滑坡等;鲁纳乡鲁纳村刘家大村子滑坡,新营村油房—长房滑坡、树棵滑坡、小铁厂滑坡,陡咀老柱居滑坡、陡咀滑坡,狮子村下坝组滑坡,白坡村湾子头泥石流,银厂村岩脚滑坡、小石岩滑坡,座舍村大麦地组滑坡等。

(二)其他区域。一是重要交通干线、山区公路沿线。山区公路和通村公路由于道路边坡防护等级低,特别是目前的两高一铁建设,为滑坡、崩塌多发地段;二是山区居民点和中小学校舍。山区居民点和中小学校舍一般紧邻山坡建设,切坡建房、修路等工程活动形成的边坡易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三是部分开采矿山,主要为铅锌矿、磷矿及建筑砂石料等矿山,遇强降雨或暴雨天气,尾矿库、弃渣场以及矿山采矿边坡等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四是山谷沟口处村庄。山谷沟口处村庄属于人员密集区域和洪水汇聚区,应重点加强防范。

五、主要防治措施

(一)夯实防灾基础,做好地质灾害巡排查工作。各乡(镇、街道)相关单位要组织精干力量,加大地质灾害隐患的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和汛后核查,重点加强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医院、村庄等人口密集区、旅游景区、交通干线、重要设施、重大工程建设活动区以及临时作业场地开展全面排查,确保不放过每一处隐患点。对排查出的新增灾害隐患点,要及时设立警示标志,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发放防灾明白卡。对一些重大隐患点,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撤离路线和避灾地点,必要时采取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加强群测群防,不断健全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各乡(镇、街道)要对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五位一体”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县、乡(镇)、村、组、监测员台账,压实群测群防各个环节责任,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时效性,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要加强对监测员的管理,采取公开推选的办法,选取一批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群众公认的村民,经村委会认可,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同意后,担任地质灾害监测员,负责本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对已建立的群测群防体系,要及时进行检查完善,查缺补漏,如有变化要及时调整,确保每个隐患点都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健全和完善组织严密、责任明确、制度落实、管理规范、监测有效、预警及时、群众参与的群测群防网络,切实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灾组织能力。

(三)人防+技防,不断完善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县自然资源局要持续强化与气象、应急管理、水务等多部门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变化,科学分析研判地质灾害风险,尤其着力加强山洪引发泥石流预报预警合作,及时准确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预报信息,拓展信息发布渠道范围,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快实现紧急预警信息迅速到人到户,要按照“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的要求,组织做好应急响应和干部下沉准备。同时,要坚持“人防和技防并重”,提升预警能力,进一步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各乡(镇、街道)对已安装普适性监测预警设备的隐患点,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工作,对未安装监测设备的隐患点,要在变化明显地段设立监测点,采用专人巡视或动员附近群众监测等方式,及时掌握隐患点变化。

(四)加强宣传培训,提升防范能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是提升防灾减灾的有效途径。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要利用世界地球日、土地日等节日,组织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自救、互救能力,实现“要我防”到“我要防”的防灾观念转变。各乡(镇、街道)要对地质灾害防治人员进行不少于1次的培训。

(五)强化演练和应急值守,不断提升应急能力。各乡(镇、街道)和县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各地质灾害特点,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做到隐患点应急演练全覆盖,通过应急演练,熟悉掌握抢险救援知识和技能,切实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一旦发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要按照《会泽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各乡(镇、街道)和县直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及时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地质灾害险情未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在汛期,各乡(镇、街道)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安排专门人员24小时应急值班,适时开展抽查调度,值班电话于汛期前报县人民政府及自然资源部门。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必须按速报制度要求迅速上报,并报请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县自然资源局汛期24小时值班电话:0874—5685810。

(六)突出重点,全力做好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要强化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推进地质灾害防控方式由“隐患点防控”逐步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转变,将风险区内边坡或沟道周边群众全部纳入管理体系。要聚焦防灾减灾关键领域、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重点地区、重点隐患和重点时段,持续集中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排危除险,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聚居村镇、学校、江河沿岸、旅游景区景点以及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公路沿线、工厂、矿山等重要工程建设区监督检查,对稳定性差、极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区域,禁止从事一切与地质灾害防治无关的建设活动。

(七)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跟踪问效。汛期期间,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对群测群防网络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责令整改到位;对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发放到位;对威胁人员较多、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防灾告示牌设立等情况进行督查;各乡(镇、街道)要对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提出具体防范意见,落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

六、落实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所辖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危险点,由县、乡(镇)两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调查、规划、防治;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

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防灾合力,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对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调查,并做好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文化旅游部门要对各旅游区(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并做好监测和防范工作;水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水库、河流及重要水利设施的监测防范工作;住建部门要加强对市政公用设施和重要建筑物的监测防范工作;教育体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防范工作;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矿山尾砂库(坝)的监测防范工作,严格要求矿山企业按照安全设计和安全规程进行生产,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其它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其管辖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和防范工作。



政策解读:《会泽县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