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动态 会泽要闻

要闻动态

会泽:万亩蔬菜托起群众增收梦

发布时间 :2025-02-21 11:27  来源:会泽融媒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在位于会泽县宝云街道华泥社区的云南维康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万亩蔬菜基地里,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小美”“绿罗马”等蔬菜已经成熟,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新鲜蔬菜。从育苗、移栽、采收、外销全链条发展的蔬菜产业已为当地群众托起增收致富梦。

1.jpg

每天播种3000盘,充分满足基地用苗

在云南维康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育苗区,七八个工人干得热火朝天。育苗盘消毒,投放有机肥,播种、覆土、堆码,育苗生产线“火力全开”。

2.jpg

“我们自春节收假以来,每天都在满负荷生产,每天都在3000盘以上,已累计生产5万盘左右,可以充分满足各基地的用苗需求。”育苗区工作人员刘娟告诉记者。

3.jpg

旁边的几个大棚里,小苗管理、浇水施肥、疏弱补缺正在有序进行。

4.jpg

初冬暖阳下,该公司的娜姑基地成五彩调色盘。收完菜的地块开始整地,整好地的顺利移栽,刚栽下的小苗正茁壮成长。基地负责人林靖东介绍,今年开春以来的第一茬蔬菜移栽已接近尾声。“我们现在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既能节水,又能提高成活率。”林靖东说。

5.jpg

每天外运200吨,会泽蔬菜远销北上广深

走进华泥基地种植区,头茬生菜移栽忙碌,“小美”长势喜人,刀落菜起,整齐装筐,运输车在机耕路上等待,大棚里面抓紧采收。

6.jpg

水培区温室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蔬菜架,翠绿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通过电脑精准控制水肥配比,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产量。负责人秦绍华介绍:“我们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确保蔬菜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7.jpg

采收装筐,清除菜根。“我们水培区主要有绿罗马、绿牛油等10多个蔬菜品种。”秦绍华说:“我们长期和香港雅翠堡公司合作,属于订单农业,他们从那边下单,我们从这边发货。2024年,水培区蔬菜销售940吨左右。”

8.jpg

9.jpg

在冷链物流中心,车辆穿梭,工人忙碌。云南维康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航宇介绍,每天都要从这里发出200吨左右的新鲜蔬菜,主要销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会泽蔬菜已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10.jpg

每天用工2000人,万亩蔬菜托起群众增收梦

云南维康农业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落户会泽,现已建成华泥、娜姑、扯嘎三个基地,近万亩。“我们从2022年开始采用自然农法的方式来种植,尽可能的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李航宇说:“现在维康的产品追求的是绿色、健康和最纯粹的蔬菜口感,深受一线城市市民青睐,供不应求。”

11.jpg

谈到如何做强销售?李航宇侃侃而谈。“我们主要从四大个板块入手:第一个是大型商超。比如‘永辉’‘元初’‘家家悦’‘盒马’‘胖东来’都是我们长期的合作伙伴;第二个是线上平台,比如‘叮咚’‘美团’等平台;第三个是比较传统的档口或者批发端,全国我们有21个大型档口在批发销售;第四个是现在的电商平台,比如抖音、视频号直播带货。”

12.jpg

“1.5千克的水果西芹,只要79.9元。”在蔬菜分拣中心,“立农维康”视频号主播正在直播卖菜。她介绍,直播带货还是不错的,每天高的时候销售额在20多万元,低的时候也有几万元。

13.jpg

分拣、包装、上车,冷链物流中心人头攒动。李航宇介绍,“云南维康是一家全产业链的农业企业,在种植、采收、分拣、搬运等方面的用工需求量都很大。现在,所有的工种合并起来,每天维康在会泽的用工量在2000人以上。”

15.jpg

从矿山镇搬迁至以礼街道的林春,在云南维康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上班四年了。“在这里工作,每个月都能挣三四千元,由于要照管娃娃读书,无法外出,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林春说。

云南维康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是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通过科学种植、创新销售、规范用工,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为会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强劲动力。


会泽县十八届人民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和常务会议会泽县就近就地就业专场招聘会实现企业和群众“双向奔赴”